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议社会管理;展仿标草写法…

按人会怎样创设动态有效的社会怎办★探讨仿标草写法助快捷易识书写—陶文庆(文磬)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中国只是“长城”、“风车”,美无须当与非攻者作战的“堂吉诃德”  

2010-08-20 21:26:14|  分类: 和谐世界国际关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中国只是“长城”、“风车”,美无须当与非攻者作战的“堂吉诃德”
  一、问美:中国怎样做才是没“咄咄逼人”?
  近日,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罗伯特·威拉德上将表示,美军反对南中国海主权争端中的任何国家使用武力,并将在未来数年内保留在这一战略地区的驻军。并指责中国在南海“咄咄逼人”。
  无独有偶,人们可能记得,去年,美太平洋前司令基廷上将也曾说,中国“咄咄逼人、让人讨厌地”与—艘没有武装的美国船只对峙(作者注:该美船当时在中国南海)。
  读此,直让人要问:怎么中国“咄咄逼人”了?
  是中国人到美国附近海域(即便是其附近的国际海域)去调查、侦查,并与美国的飞机相撞、与美国的航船对峙了?还是中国军队到美国的近旁与其邻国联合军演了?或是,中国宣布在美国附近的海域(即便是其附近的国际海域)的航行,关系中国的“国家利益”了?抑或,中国已经在南中国海主权争端中使用武力了?
  真想问问美方:中国怎样做才是没有“咄咄逼人”?
  是任凭美国在中国附近海域(含附近的国际海域)、空域调查、侦查?
  任凭美国在中国近旁、中国的“家门口”,做作战半径可抵中国本土的联合军演?
  任凭美国宣布,在美国本土万里之外的中国附近海域的航行,关系美国的“国家利益”?
  如果是这样?岂非咄咄怪事?
  实际上,中国并没有“咄咄逼人”,而只是做了维护本国利益、“看家护院”应该做的事情。
  二、美国为何认为中国“咄咄逼人”?
  曾经看到美国军方为其种种在中国门前院内军演、侦查行为所述的理由:以前我们都是这样的。
  这就是美国的“逻辑”:不管他们以前的作为是否正确、应该,只要以前是这样的,现在就还应该继续乃至有所发展。即便你从维护本国的正当权益出发提出意见,对其的不当有所应对,你也是“咄咄逼人”。
  这只能说,是美国以往在世界各地飞扬跋扈惯了,把“习惯”当“正当”了。
  同时,这也是美国的冷战思维还在作祟。总是把中国等国家作为对手,总是担心别人强大了,会挑战他的老大或曰霸权地位。
  其实,中国早就宣布永远不谋求霸权,并主张构建“和谐世界”。只是,称霸惯了的美国,看来是不相信的。
  三、想到与“风车”作战的“堂吉诃德”:中国只是“长城”、“风车”,无须美当“堂吉诃德”与其对阵
  中国是怎样的一个国家?可能可以从中国的象征、代表性古迹“长城”,见其一斑。世界上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的,前后花了2000年的时间、无以计数的人力、财力建造只能“守”的“长城”的?“长城”,本身就证明,今天希望构建“和谐世界”的中国,仍然恪守中华文明道德礼仪之邦的民族传统,恪守“中道”“中和”,是更加一心向往“和平”,的确不想搞“霸权”的。
  为了消除美国乃至其他相关国家的疑虑,或许中国可以表明:
  1、希望构建“和谐世界”的中国,恪守中华文明道德礼仪之邦的民族传统,恪守“中道”,一心向往“和平”。但鉴于今日世界的现实,中国不得不形成和保留、训练一定水平、但是有效地“武力”,不过非不得已不动武;
  2、有保留的承诺不首先动武(宋襄公式的愚蠢的仁义道德和必然败阵的后发制人,不在此列);
  3、中国绝不为非本国内政、非本国领土统一、非正义而使用或威胁动武(只管“自家门前雪”,绝不乱管“他人瓦上霜”);
  4、中国承诺尽最大努力、最大限度的争取不动武,不在国与国的领土争端中首先动武(例如:与东盟有关国家搁置争议,和平协商,共同开发南海;与日本友好协商解决有关领海、领土权益的争端)。等等。
  这里不由想到与“风车”作战的“堂吉诃德”。可以说,中国不只是“长城”——自古是以防守为主的;中国也是“风车”——是尽可能将外来的力量化为自己可用的“风能”,是“非攻”、非习惯插手他域者。也无需美国来当“堂吉诃德”,以表现路遇不平的“仗义”,来与中国这“风车”作战、“长城”对阵——因为中国所求仅乃“平”也,“中”也。
  (文磬)
  个人学术主页网址——
  http://t5105.crcoo.com
  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35)| 评论(2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